2月25日,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天,學校黨委書記李明舜、副書記趙浩和副院長薛小麗、周應江、韓燕等同志,深入行政部門、教學單位、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區、教室、文體教學場地、醫務室、防疫物資存放點等,實地全面檢查開學各項準備工作,調研和指導教育教學、管理服務、校園安全、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聽取廣大教職工對學校發展的意見建議,鼓勵大家以新學期為起點,凝心聚力、再創佳績,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加強人才培養全過程工作舉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做好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
在干部培訓部,李明舜指出,婦聯干部和婦女干部培訓是學校的主責,干部培訓部、社會培訓部作為學校新設立部門,要從建章立制入手,明確培訓目的、規范培訓行為、豐富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在高質量完成全國婦聯的培訓任務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社會培訓,并通過培訓擴大學校社會影響,為婦聯工作和婦女發展服務。
在交流合作處和國際教育學院,李明舜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懷國之大者,架起女院中外聯絡的橋梁,擦亮學校名片,講好中國故事,積極擴大合作資源。
圍繞學生工作,李明舜要求學工部、團委作為直接服務和引領學生的部門,要時時事事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的急難愁盼縈繞在心頭,多為學生成長鋪路服務,同時寓管理、教育于服務,共同助力學生成人成才 。
在教務部,李明舜指出,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學居于中心工作的核心,是培養具有女院特質時代新人的關鍵。教務部要理順工作關系,以目標為導向,圍繞審核評估、一流專業建設、研究生工作、招生工作、教學模式改革、后疫情時代的人才培養等問題深入研究,要對院系工作加強指導,提思路、樹典型、創模式、出成果。
在檢查指導婦女發展學院、法學院、社工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管理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過程中,李明舜向教師表達了學校領導班子的關心和問候,詳細詢問了學生返校、學生思想動態、上好大思政課及主題班會、教師集體備課等情況,要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保證教學質量,把為黨育時代新人、為國育巾幗英才的要求落實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教學活動。
在圖書館,李明舜指出圖書館要想辦法、出舉措把館藏資源、特別是非正式出版物用起來,增加圖書借閱率,館藏資源利用率,要圍繞學科布局采購圖書,讓師生用得便利、用得滿意。
李明舜在檢查和調研中指出,宣傳工作要牢牢守住高校意識形態前沿陣地,為學校的改革發展鳴鑼開道,為學校的人才培養優化環境,將學校改革發展的成績傳播好、傳播遠、傳播廣,提升學校的影響力。科研管理處和學報要加強有組織科研,增強政治敏感性,涉外項目要嚴格把關。組織部要全面啟動干部聘任后的培訓工作,指導做好各部門新老班子交接與建設,建設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的干部隊伍。人事處要從系統化、整體性上研究學校人事問題,高度重視一流專業、新建專業和專業碩士建設點的師資配備,加快啟動職稱評定、科級及以下人員聘任等工作,給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保障,積極推動績效工資改革落地。工會要引領教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把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凝聚到二十大確定的目標和要求上來,同時要堅決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紀監審要充分發揮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盯住關鍵部門、關鍵環節、關鍵人員,配合黨委唱響全面從嚴治治黨主旋律。財務資產處要全面統籌保障全校資金物資,將財務安全和資產安全作為工作的底線,嚴防違紀違規,嚴防資產流失。
在走訪服務保障隊伍中,李明舜高度肯定了服務保障部在去年秋季學期抗疫期間始終戰斗在一線,為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所做的貢獻。在學生食堂與工作人員和就餐學生親切交談,了解食堂工作人員健康狀況、環境消殺、通風設施、食品采買存儲等,了解學生對飯菜的評價和建議。在學生公寓重點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需求等。在醫務室重點詢問了健康驛站管理,藥品及相關防疫物資儲備情況等。
在北校區,李明舜詳細了解了學生返校、教學生活保障、校園安全等情況,實地查看了教室、宿舍、防疫物資儲備點、快遞區等,充分肯定了北校區過去一年里在“疫情要防住”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強調要確保學生教學生活保障到位,確保學生人身安全,在育人環境上要多創新,讓育人氛圍活躍起來,要處理好北校區和本部院系的關系,加強溝通、共同培養好女院時代新人。
李明舜等一行邊聽邊記,并現場解答和回應一些問題,對一些重點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從檢查情況來看,學校各項工作準備充分,教室、實驗室、機房等各項教學設施運轉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組織平穩有序,后勤服務安全保障有力,廣大教工精神狀態飽滿,深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立足本職,扎實工作,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新學期的各項工作中去,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學校黨委常委張霞、葉水平、李瑩以及黨校辦、宣傳部、組織部、防疫辦等部門負責同志一同參與檢查和調研指導工作。
本次開學走訪調研活動也是學校領導班子開好民主生活會、深入群眾調研的實際行動。